我是一名驻村工作队队员,进驻单位包联的施家窑头村一年多了,在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之余,跟着村民练习发源于本村的严门拳。拳法是徒手武术运动的一部分,学打拳对身体有很多好处,能够提高身体抵抗力和反应力,释放工作压力,帮助减肥和防身自卫。
严门拳起源于驻点村施家窑头严家棚,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,为清朝村民严鹏所创,已有300余年历史,是中华武术中的优秀拳种,自成一派,影响深远。该拳形神兼备、灵活敏捷、朴实无华,既有搏击性,又有强身健体之功效,深受广大村民的喜爱。
驻点村严书记是严门拳的传人之一,我拜他为师学习严门拳,旨在弘扬本村非遗文化,有益于自己强身健体。在师傅的指导和演练下,抱拳、劈掌、勾手、踢腿……我一招一式的学,有学有样地比划,很快就学会了。师傅讲解了严门拳的起源、发展以及拳种功法,交流自己练拳的心得体会,使我受益匪浅。
在村文化体育广场,每到清晨和傍晚,可看到严门拳爱好者在打拳,我也跟着练习,并且坚持下来。经过切磋和指点,掌握了严门拳的打法。通过练习严门拳,让我接近本土传统武术文化,感受严门拳原汁原味的艺术魅力,不仅健康了身体,而且给驻村帮扶增添了动力。
“冬练三九,夏练三伏”,师傅经常这样对我说,“练习武功,贵在坚持,冷不避三九,热不避三伏。”通过近一年的打拳,我感觉心肺功能增强了,身体素质明显提高,对疾病有一定的抵抗力。打拳是一项高强度、全身性的运动,能够有效燃烧体内多余的脂肪,帮助减肥保持体重。可以释放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,尽情发泄情绪,缓解焦虑,使心情舒畅。还学习一套实用的自卫技巧,提高防身能力,在面对危险时更加自信。
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撑。加强农村文化领域治理,传播优秀文化艺术形式,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,是文化振兴的主要任务。作为一名驻村工作队队员,我深感责任重大、使命光荣,深入基层后更让我深有体会、感悟良多。(朱春阳)